中新网太原12月6日电 (李新锁 安豪)在农村建设公共墓地,节约土地;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在传承民俗乡情的同时,降低民众负担。近年来,山西交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初步形成节俭文明新风尚。
12月5日,初冬暖阳下,走进交城县西营镇大营村,道路干净整洁,院落井井有条。文化墙上悬挂的移风易俗“三字经”引人注目。在大营村,借助道德评议会,村民们既学习身边优秀榜样和好人好事,也评议陈规陋习。“有了道德评议会,大家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道德模范。”大营村村民赵女士如是说。
交城县民众召开道德评议会。(资料图)交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交城县,自从《交城县“星级文明户”评定方案》印发后,通过道德评议会已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400户。交城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采取“宣传先行+教育引导+典型示范”模式推进移风易俗。近年来,交城县依托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0个实践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千余场,同时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村文化广场、村民聚集地等位置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栏,张贴、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宣传册、宣传品,组织镇村干部一对一入户宣传移风易俗政策,近期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挂历80000册。
前不久,交城县天宁镇塔梭村一对新人打算办婚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新人原本打算大办宴席,但又觉得为“面子”让家人额外破费实在没必要。正纠结时,志愿者们上门找到新人建议“红事简办”。一番“情理”劝说后,这对新人最后采纳了简办的建议,只宴请了60余位亲朋好友,婚礼办得简单又热闹。这是交城县扎实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引领婚事新办移风易俗新风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交城县指导各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总管”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引导民众按照移风易俗要求“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签订承诺书。其间,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移风易俗“宣传员”“带头人”作用,主动服务民众家中喜事、丧事,通过规劝教育等方式推动婚丧礼俗按倡导性标准执行。
在东坡底乡逯家岩村,康安才、常新中等老党员丧事简办的事情,至今仍被人反复提及。如今,在逯家岩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尚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遵行。
在交城县西营镇大营村,当地通过建设公共墓地,在40余年的推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村每年去世人口约40人,占用土地2亩有余,而公共墓地每年仅需3分地左右。
此外,天宁镇磁窑村累计投入30多万元提升了红白理事厅设施设备;夏家营镇义望村和西营镇东营村监督、引导民众形成勤俭节约、文明简朴办婚丧嫁娶的新风尚。
如今,交城县民间嫁娶喜宴礼金一般不超过200元,丧事宴席多是大锅菜加馒头,其余诸如12周岁开锁、生日宴等一般只在家庭内部聚餐。
其间,交城县各地整合志愿服务队力量,不定期宣传红白事礼金标准和办酒时间等,“多打招呼、多提醒”;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文明在行动”主题活动130余场次,举办滥办酒席宣传劝导等活动450余场次;召集基层志愿服务队贴近民众生活实际,开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邻里相助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完)
中新网济南12月6日电 (孙婷婷)今年入冬以来,山东各地充分利用冬闲时间,组织人工、机械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用电、道路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寒冬时节,位于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一派火热。多台挖掘机、平地机、粉料撒布车等大型机械正在进行路基作业以及河道清淤。项目竣工后,该县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面积121.1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3.91%。
“以前田间路是土路,收庄稼时赶上下雨,路面有积水,大型机械根本进不了地。现在路、水、电都接到地头,我们种地比以前轻快多了,也更有底气了。”种粮大户李建国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当地耕地质量能提升1个等级以上,粮食产能提高10%至20%,预计每亩每年节本增效5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作为山东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齐河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实现每50亩一眼机井、每200亩一网格、每5000亩一支专家队伍、每50000亩一套综合服务站,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地力足、灾能减、功能全”的高标准农田九大配套体系,显著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农业节本增效、粮食稳产高产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灌溉设备是高标准农田中的重要设备。近日,在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演马村的大田里,一台228米长的平移式喷灌机主体设施搭建完成。与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相比,该设施可以节省90%的劳动力,节水30%-50%,增产10%以上,同时配备了智能化物联网系统,通过采集、分析“四情”信息数据,实现远程水肥一体化灌溉,从而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小干热风的影响。
“我种了1000多亩地,以前用卷盘式喷灌机,一台机器一天浇20亩地。使用新型的灌溉设施,我在家中轻点手机就能浇地,既节省人工又节水,更坚定了我科学种田的决心。”桓台县大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铭说。
青岛平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高绪龙 摄
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实施农田水利、道路硬化、配套农灌电、水源建设等,提升该片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提高该片区与农田的抗灾抗风险能力。在项目现场,一台台挖掘机紧锣密鼓作业,开展沟渠疏浚、管沟开挖,工人有序焊接节水管道。
“平度市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共计6.8万亩,其中李园街道的项目有2.2万亩新建任务。”平度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负责人金君超介绍说,目前,平度市已开始探讨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保险试点,主要围绕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意外事故保险、设施设备自然灾害损坏和人为损坏保险等方面,为提高建设质量和建后管护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青岛莱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于言朋 摄
连日来,青岛莱西市抢抓冬季农田建设“黄金期”,通过水源、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和堆肥还田培肥地力等工程项目实施,改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在马连庄镇项目区山北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多台挖掘机分布在不同区域挥动着“长臂”,开展沟渠开挖、池塘整修等作业。
青岛莱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于言朋 摄
“这里是岚桑村1号硬化路工程,全长998米,我们上足人力和设备加紧施工,目前正在整修路基,主体工程月底前完工。”马连庄镇项目区施工负责人介绍说。据悉,莱西市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4.5万亩,实施区域包括水集街道、沽河街道等6个项目区。
兰陵县充分结合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对条件相似区域进行集中连片改造,由小改大、由弯改直、由薄改厚、由陡改缓,将原有小地块改为大地块。兰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兰陵县充分结合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对条件相似区域进行集中连片改造,由小改大、由弯改直、由薄改厚、由陡改缓,将原有小地块改为大地块。”临沂市兰陵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负责人颜廷勇介绍说,高标准农田将形成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兰陵县充分结合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对条件相似区域进行集中连片改造,由小改大、由弯改直、由薄改厚、由陡改缓,将原有小地块改为大地块。兰陵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兰陵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8.29万亩。该县通过机井水源工程建设、排水沟清淤、电力配套建设、道路硬化提升工程等措施,确保旱能浇、涝能排,促进了农产品产量质量提高。
在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蛮营村,施工人员正在开展农田打井铺管作业。宁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泰安市宁阳县乡饮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680万元,针对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短板,实施统一规划、集中改造、连片开发,让零散地块变成规模经营的高产田,实现普通田到增粮田的转变。项目现场,大型机械往来穿梭,道路施工、打井铺管,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通过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参与高标准农田开发与利用,以“工业化思维”探索“土地流转—企业运营—项目推进—金融赋能—升规纳统”发展路径,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运营模式,引进圣邦农业种植花生和油葵等,进行农业规模化生产,显著提高了土地效益。
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郝胡同、晁庄等8个行政村。截至目前,该镇建设高标准农田3600亩,配套机井23眼,修建桥涵闸两座,排沟清淤1.057Km,铺设田间道路1.759km。“以前浇地都要扯很远的电线,自从建设了高标准农田,我们接通电源就出水了,很方便。”吕陵镇葭密寨村村民杜新江说。
近年来,鲁西新区健全“田长”制机制,常态化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撂荒地整治等工作,补充耕地1万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5万亩。此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护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478.9万元,小麦保险承保率达到86.75%。
在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贾庄“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正在进行无人机巡田。“目前我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耕种管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管理。”何石宝表示。据了解,目前,该核心区已建设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林成带、麦秧绿、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资料图)在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武赵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农民正在使用智能喷灌设备为麦田浇灌越冬水。近年来,茌平区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土壤墒情,根据墒情自动设置需水量,农民只需手机远程操控即可。马红坤 摄
记者查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了解到,山东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提高粮食产能约100公斤,为该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随着粮食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今后一个时期,该省仍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巩固提高粮食产能筑牢基础。(完)